图片展示

潮州:亮丽底色 铺就绿水青山生态图景

作者:广东省生态文明促进会 浏览: 发表时间:2021-10-12 10:51:19 来源:南方日报

韩江是全国十大“最美家乡河”,哺育粤东1400多万人民。林文强 摄

殷殷嘱托

要抓好韩江流域综合治理,让韩江秀水长清。

在韩江碧道行走,可见鱼戏水间,白鹭成群;城区道路上,花红草绿,景色宜人;饶平沿海,长溪湾入选全省美丽海滩共建试点段;垃圾焚烧发电厂内,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……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,潮州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谋划推进生态环境治理,大力推进治水、治气、治土、治山、治海、治城。亮丽底色之上,一幅绿水青山的生态图景逐渐显现。

 一年来,潮州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,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潮州的殷殷嘱托,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,以落实中央、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为抓手,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,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,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并持续改善。

见证者说

作为“民间河长”,我们以爱护河湖、保护母亲河为己任,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组建13支共500多人的“河湖保护志愿服务队”,通过驾艇、骑行、徒步等不同方式水陆并进,积极开展巡河护河、宣传爱护母亲河等活动,组织志愿者到韩江河岸、堤坡、滩地开展卫生环境保洁志愿活动,带动群众主动参与韩江保护工作。

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,在潮州市委、市政府的领导下,全力保护好韩江,守护好潮州的绿水青山。

 ——潮州市弘德河湖保护志愿服务队队长、潮州市“民间河长”陈顺民

智慧治理▶▶守护韩江秀水长清

秋风送爽,韩江边满是诗情画意。青山碧水相映,白鹭成群飞翔,行人漫步碧道,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展现眼前。作为全国十大“最美家乡河”,韩江哺育着1400多万粤东人民,也造就了流域内多样的生态系统。韩江潮州段水质长期稳定保持在地表水Ⅱ类标准以上,有个别月份达到Ⅰ类。今年8月,在韩江潮州流域赤凤段,绝迹30年的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韩江鼋重现。

让韩江秀水长清的治理秘诀何在?潮州把保护好韩江流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,全面加强水资源管理以及污水治理、水利设施、水文化建设,通过立法先行、多部门联动,共建共享构建综合治理新体系,推进韩江上下游、左右岸、干支流、江河湖库协同治理。

潮州颁布实施《潮州市凤凰山生态保护条例》与《潮州市韩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》等法规,使韩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有法可依、有章可循。此外,全面建立市、县、镇、村四级河长制体系,实现流域江河湖库管护全覆盖。潮州还推进韩江数字治理,水质自动监测站24小时“站岗”,搭建“潮州市示范河湖智慧化一体化平台”,无人机、无人船等助力“水陆空”立体巡河……

作为广东万里碧道建设的省级试点,韩江潮州段“一江两岸四堤”碧道统筹考虑韩江的防洪排水、供水保障、生态保护、景观休闲、文化传承等综合功能,总投资16.5亿元,建设韩江两岸堤围综合整治、金山湿地公园等项目,在全省率先完成万里碧道试点建设。

“5个100%达标”是韩江交出的“水质成绩单”,即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%、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%、跨市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100%、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%、水质优良比例100%。2020年底,韩江(潮州段)高分通过全国首批17个示范河湖创建的验收,也是全省唯一入选河湖。2021年7月,韩江还被评为“广东省十大美丽河湖”。

今年上半年,潮州市地表水质量改善幅度居全省第1、全国第19位,并通过引韩济饶、韩江榕江练江三江连通工程,保障粤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,改善粤东地区水生态环境。今年9月底,潮州印发《潮州市韩江流域水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》,提出到2025年,潮州将建成粤东水资源配置中心,打造广东河湖保护示范市、水文化与水经济融合先进市。

监管有力▶▶环境质量持续改善
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抓好环境治理,潮州不遗余力——通过全面开展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,城市扬尘、工业废气、大气臭氧得到有效治理;加强对农用地分级分区分类管理,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工作取得明显效果;全力抓好枫江流域整治,实现水质稳定达到V类标准;持续开展凤凰山等山体生态修复、“蓝色海湾”整治行动,森林城市和美丽海湾建设成效明显。

自枫江综合整治攻坚战打响以来,潮州举全市之力推进枫江流域整治。21座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持续运转,第一、第二污水处理厂满负荷运行,智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实时掌握水质变化,各级环境执法部门重拳出击……“目前,枫江流域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38万吨/日。”潮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吴育墩介绍,通过整治,枫江深坑断面水质整体呈明显好转趋势,2020年氨氮年均值较2017年下降52%,自今年6月以来,枫江深坑断面水质基本稳定达到V类。

碧水的美也需要蓝天衬托。2020年,潮州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7.8%,达到历史最好水平,居全省第6位,PM2.5浓度均值首次优于世卫组织二阶段水平。这些“领鲜”数据的背后,是潮州市强化大气污染治理、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有力证明。

为改善城乡环境,潮州还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“三清三拆三整治”行动和畜禽养殖专项整治行动,全面创建美丽乡村。截至2021年7月,潮州全市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的自然村有2364个,完成率达96.89%。

治标与治本齐抓,治理与监管并举。除了进行污染防治攻坚外,潮州还不断强化执法监管,严格实施排污许可制管理和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。一方面,建立精准执法信息化制度,借助全市32个主要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实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,有针对性地开展执法巡查。另一方面,深化环保公安联动执法、违法案件通报联查、环境污染有奖举报等制度,强化环境监管,严厉打击重大环境违法行为。

今年来,潮州全市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15552人次,检查企业6320家次,责令整改384宗,停产停电386家,查封扣押12宗,涉嫌环境犯罪移送公安机关5宗,移送行政拘留7宗,行政处罚90宗,罚款1616万元。

优化结构▶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

在全省率先全面实现生活垃圾100%无害化处理,全市陶瓷废物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置和二次利用,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……潮州致力发展绿色经济,调整优化产业结构、能源结构,主导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有效提升,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逐步形成。

“一吨垃圾可产生400度至600度电,这里每日处理垃圾约1200吨,日发电量约60万度。”在深能环保潮安能源生态园,该企业负责人宋晨介绍,在最大限度保护环境卫生的同时,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还可以用于发电,剩余的炉渣可以加工制成环保砖,真正实现“变废为宝”。目前,潮州全市已建成并投入运营3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,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规模达到3000吨/日。

此前,陶瓷废物乱堆乱放是潮州生态环境的痛点问题。潮州积极推动陶瓷废物综合利用工作,鼓励有条件的陶瓷企业自行建设陶瓷废物回收利用系统,同时加快建设陶瓷废物消纳场,提高陶瓷废物回收处理能力。目前,四通、伟业、顺祥等较大型陶瓷企业均已对陶瓷废物自行消化利用,全市已建成陶瓷废物消纳场所5个、资源化回收处理中心4个,全市陶瓷废物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置和二次利用。潮州陶瓷废物综合利用处置工作也获评广东省“十佳污染防治攻坚战典型案例”。

潮州还通过抓实能耗“双控”,通过全面梳理排查在建项目,科学稳妥推进拟建项目,深入挖掘存量项目节能潜力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潮州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6.2%,能源消耗实际增量41.02万吨标准煤,超额完成省下达的“十三五”能耗“双控”目标任务。

为优化能源结构,潮州制定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路线图和行动方案,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。目前,潮州全力推进海上风电项目,推进农光互补、渔光互补等低碳农业模式,提高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,加快智能电网建设。此外,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智能化管理,加大先进建筑节能技术、绿色建材的使用,继续加强天然气管网、LNG接收站、新型储能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低碳能源的保障能力。

绿水青山,就是金山银山!
好文推荐
已有4人推荐
文章推荐

广东省生态文明促进会 版权所有Copyright © 2014 . All Rights Reserved.

粤ICP备13084179号-1
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