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展示

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市场化方式修复矿山之路怎么走?

作者:郑泽燕 浏览: 发表时间:2020-08-26 16:35:09 来源:本网

去年底,自然资源部出台了《关于探索和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》,鼓励通过政策激励,吸引各方投入,推行市场化运作、科学化治理的模式,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。意见实施以来,各省市动作频繁。

河北:从“吃山”到“护山”

有证露天矿山停产整治,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综合治理……作为京津冀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治理的主战场,2016年以来,河北省先后组织开展了露天矿山污染持续整治。截至2019年底,全省共修复绿化责任主体灭失露天矿山迹地1648处、9.9万亩,取得了阶段性成效。今年3月,《河北省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实施办法》出台。同时,今年河北省将矿山综合治理纳入全省6个重点领域清理规范,持续强力推进,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完成全部剩余的2682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综合治理。

近日,在河北廊坊三河东部矿山治理区五期项目现场,数十辆挖掘机、运输车、碾压机往来穿梭,机声隆隆。2012年,福成集团率先打响了三河市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环境治理的第一枪,至今已完成治理面积1.8平方公里,正在治理面积4平方公里。如今,继福成集团之后,联铭实业公司等一批企业也加入到三河市废弃矿山修复治理行列。截至目前,河北廊坊三河市正在进行的矿山治理面积15.4平方公里,已累计利用中央财政资金近6亿元,配套地方财政资金14.7亿元,撬动吸引社会资金60亿元。

无独有偶,在河北唐山迁安,推进矿山固废综合利用和采取“旅游+”模式,是矿山修复涉及的两项主要内容。负责人介绍,他们在金岭矿山公园入口的蔡园镇刘庄子村成立了农业合作社,“合作社鼓励村民入股,按高于市场价的标准对土地进行流转,还为村民种植经济花木、发展民宿提供技术支持、销售对接等服务。村民既能分合作社的红,还能得土地和经营的利,有了一条持续增收的路。”

云南: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

据遥感调查监测数据,截至2018年底,中国矿山开采占用损毁土地约5400多万亩。其中,正在开采的矿山占用损毁土地约2000多万亩,历史遗留矿山占用损毁约3400多万亩。以云南为例,目前云南省有8595处废弃矿山需要开展生态修复。然而,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投入不足,资金问题已成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制约瓶颈。

宾川县位于中国西南,处在金沙江流域内。过去依赖矿产资源,发展方式粗犷,矿山呈现小、散、乱的特点。去年,宾川县关停了包括狮子口矿区在内的23座矿山,当地着手修复矿山生态。目前,宾川县选择由大理州土地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承担,矿山修复所需的近2亿元资金由公司先行垫付。

副总经理杨春晓介绍,在修复过程中,为了排除地质隐患和覆盖植被,首先要对矿山削坡造台,这项工作产生390万立方米废弃矿山土石料,移交给宾川县政府作为国有资产公开拍卖获得1.5亿元;再按照“宜耕则耕”原则,在狮子口矿区低平处整理出220亩水田,通过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流转土地指标,可实现5000万元收入。

山东临沂:矿山复绿 “金凤”来栖

在山东临沂市沂水县崔家峪镇磨峪村,“凤栖谷”项目以前还是一处令当地人十分头疼的废弃矿坑。两年前,磨峪村对露天矿坑进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,引入社会资本,着力打造“凤栖谷”项目,目前已在矿坑旧址上种植桃树400亩,建起了生态循环农业昆虫育种大棚,当地村民年均增收3万元。

其实,“凤栖谷”只是山东临沂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复的缩影。近年来,临沂市将废弃矿山作为独特资源和优势潜力,本着“宜农则农、宜园则园、宜景则景、宜林则林”的原则,对废弃矿山进行功能重塑、价值提升,积极探索生态恢复、景观再造、整体开发、综合利用的新路径,整理建设用地1400多亩、增减挂钩节余指标1100多亩,预计可带来潜在工业投资10多亿元。

而截至今年8月,山东临沂致力于构建“政府主导、政策扶持、社会参与、市场化运作”的矿山生态修复新机制,累计投入资金 2.6 亿元,积极探索运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,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、社会资本自主投资等模式,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修复。目前已完成135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,治理面积2.2万亩,复垦耕地4300亩,实现经济收益8.6亿元。

仅今年以来,临沂市就治理废弃矿山52处。其中,沂南县整合矿产遗址等地貌资源,吸引社会投资9600万元,打造了奇幻石英文化、山水生态文化和后现代工业艺术创意的“山顶人工生态绿洲”白沙洲项目。

结论: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!认真践行“两山”理论,矿山治理修复不能再走只讲投入、不讲回报的老路、死路。“一张蓝图干到底”,矿山生态修复必须对需治理的矿山及周边片区有系统谋划、统筹规划,并纳入到正在进行的所在区域国土空间规划中,实现产业内容、用地规模与空间布局的整体统一规划。推动治理模式从分散无序到规划引领转变、治理效果从消除隐患向自然和谐转变、治理效益从环境修复到综合利用转变,实现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频共振,把废弃矿山修复成绿水青山,把废弃矿山运营成金山银山。

(作者:郑泽燕)


文章推荐

广东省生态文明促进会 版权所有Copyright © 2014 . All Rights Reserved.

粤ICP备13084179号-1
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