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展示

清远:振兴生态新局面 擦亮“山水名城·岭南绿都”新名片

作者:广东省生态文明促进会 浏览: 发表时间:2020-08-12 09:18:31 来源:南方日报网络版

   “我们村现在主要经济来源是养蚕,村里有2500多亩桑树和60多间蚕室,每年每户能增收2万多元。”清远连南连水村村民盘安强说,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蚕室。

  2016年9月,清远的连州、阳山、连山、连南4个县(市)正式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,为粤北地区发展壮大生态经济带来重要机遇。按照广东“一核一带一区”区域发展新格局,清远在全力筑牢北部生态屏障同时,将生态优势逐渐转化为产业优势,让农村群众吃上“生态饭”。

  为了保持“山水名城·岭南绿都”的城市底色,清远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,不断加大环保立法执法力度,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工程。2017年,清远将城市风貌形象定位为“山水名城·岭南绿都”,为这座粤港澳大湾区“后花园”提供了强劲的“绿色竞争力”。当前,清远积极推进森林围城、森林进城、森林美城,显著提升城市绿化水平,力争于2022年底“创森”成功。

  做好治污加减法

  筑牢粤北生态屏障

  “绿水青山、蓝天白云是清远最大的优势,也是清远人民最大的幸福。”2020年7月15日,清远召开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推进会,清远市委书记郭锋如是说。

  近年来,清远加快融入大湾区国家森林城市群,开展粤北南岭山区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,编制碧道建设总体规划,“山水名城·岭南绿都”已成为亮丽的城市名片。

  为了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,清远坚持铁腕治污,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主动做减法,大力治理扬尘、工业企业、机动车尾气等大气污染。在推进陶瓷企业“煤改气”方面,全市169条生产线已完成整改151条、永久性停用12条、拆除6条。2019年,全市整治“散乱污”企业1875家,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率全省第二;清远水环境质量全省排名上升4位;全市完成造林和生态修复43万亩、森林碳汇工程10.6万亩。

  作为省内农业农村大市,清远十分重视农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,前期出台的《清远市加快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》,全面推动以生猪为重点的畜牧业转型升级。到2025年,清远力争建设10个以上现代化美丽牧场,实现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基本全覆盖,通过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,淘汰粗放养殖模式,做好加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。

  靶向立法精准打击

  环保警察执法亮剑

  自2015年9月取得地方立法权以来,清远市委、市人大常委会、市政府对首部实体法规的选题高度重视。结合清远地域面积广、城乡差异大的特点,市人大常委会经过专题调研、征求意见、反复研究论证后,将清远“首法”的立法选题聚焦到全市饮用水源水质保护上来。

  2017年1月1日,《清远市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》(以下简称《条例》)正式施行。作为清远首部实体法,《条例》聚焦群众关心的饮用水源水质保护问题,可以说是一次十分精准的靶向立法。

  为了实现“行得通、真管用”的立法目的,《条例》完善和建立健全了分散式饮用水源水质的保护制度,把供水人口50人以上的分散式饮用水源地纳入到保护范围,并规定了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禁止行为。

  《条例》内容涵盖了饮用水源水质保护的诸多领域,主要包括:禁止设置排污口或向水域直接排放污水;禁止非法采矿、采砂;禁止采用炼山、全垦等方式更新造林;禁止滥用抗生素、激素类化学药物或使用冰鲜杂鱼虾饲料进行水产养殖;禁止设置饲料场、肥料堆积场、屠宰场、有毒有害化学物品仓库、墓地、公共厕所。

  近年来,清远相继颁布《清远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》《清远市环境教育规定》等地方性法律法规,不仅为环保工作保驾护航,也有效提升了社会各界的环保意识。

  为了向环境违法犯罪亮剑,2015年5月,清远市公安局成立环保与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。清远也成为继广州、江门之后,全省第三个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首个设立市级环保警察队伍的地级市。

  “我们一旦发现环境污染线索,就直接移交给环保警察,由他们负责下一步的办案工作,从而大大提高了环保案件的侦破效率。”清远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赵志雄介绍说。

  目前,清远环保警察队伍已覆盖县(区),基层群众只需拨打110,随时都能举报环境违法犯罪行为。

  生态优势助力现代农业

  “清远味道”飘香大湾区

  作为省内农业大市,清远近年来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,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为重要抓手,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,以广清一体化为突破口,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大湾区“菜篮子”。

  目前,清远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2个,数量位居全省第3,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副产品综合基地,形成了一县(市、区)一园或多园的规划布局。遍布全市各地的“省字头”产业园发挥着头羊效应,助力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和产量实现双增长,让“清远味道”迅速抢占了大湾区餐桌。

  在改变传统产业模式的同时,清远积极探索“公司+农户”等多种惠农富民举措,分享发展红利,将效益反哺农村,进一步加快城乡二元结构的破解。

  看到阳山县蔬菜产业园办得红红火火,在外打工的附近村民也纷纷返乡发展。当地村民莫嘉丽以前曾在广州打工,为了便于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,她主动选择到阳山县蔬菜产业园工作。“我现在除了上班的2000多元工资之外,家里还有土地流转的租金和年底分红,所以算下来待遇并不比在广州打工差。”她高兴地说。

  美丽乡村变身景区

  村民吃上“旅游饭”

  位于连山大雾山的欧家梯田,每逢水稻收割季节都吸引着众多游客慕名而来,看梯田、住民宿已成为他们到连山的“必修课”。连山的梯田不仅可以看,而且还能“吃”,绿色无公害水稻已打造成为“壮瑶家香”品牌产品。

  如今,游客到连山游玩,也是一场洗肺之旅,连山的甘甜空气也被制成瓶装产品,成为电商网销的爆品。

  近年来,清远不断加大“山水林田湖草”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力度,通过提升和优化生态环境质量,建设一批城市旅游功能区和特色旅游村镇,大力发展农家乐、乡村民宿等旅游业态。依托优越的生态资源,清远乡村旅游与特色农产品相得益彰,走出了一条“农旅结合、以农兴旅、以旅带农、兴旅富民”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子。

  自2018年以来,清远游客年接待量持续突破4000万人次大关,全市现有乡村旅游点120多个,农家乐650多处,4个乡村旅游景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。

  2019年9月,由广东省委农办、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“寻找乡村振兴排头兵——首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、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”揭晓。作为省内农业农村大市,清远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资源受到广泛认可,英德市浛洸镇鱼咀村获评“广东十大美丽乡村”,6个村获评“特色村”。

 (来源:南方日报网络版)


文章推荐

广东省生态文明促进会 版权所有Copyright © 2014 . All Rights Reserved.

粤ICP备13084179号-1
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